ob体育app447q.com推荐  

你的位置:ob体育app447q.com推荐 > 新闻动态 >

宦官专政是君权畸形发展的结果,也是唐中晚期政治毒瘤,难以根治_李辅_掌握权力_李亨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8:44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唐朝中晚期,宦官专权逐渐成为政局动荡的根源,且这种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,造成了极大的危害。掌握权力的宦官们数量众多,影响深远。

宦官专权的初步萌芽可以追溯到高力士,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他长期跟随唐玄宗有着密切关系。高力士凭借着与唐玄宗的深厚关系,深得皇帝的信任,形成了强烈的依赖。这个时期,所有的奏章和意见几乎都集中在高力士手中,连太子和王公贵族们也都对他极为尊敬。李林甫、杨国忠、安禄山等一批权臣,正是通过高力士的引荐或信任,才获得了唐玄宗的宠爱和重用,最终占据了高位,利用权力获取丰厚利益,横行霸道,肆意压榨百姓。然而,尽管高力士深得皇帝信任,但他并不掌握军政财权,也没有参与直接的国事决策,虽然他从李林甫、杨国忠等权臣身上获得好处,但并未直接导致国家的灾难。

真正导致宦官专权乱政的,是李辅国的崛起。李辅国作为太子李亨的宦官,在安史之乱后,凭借其在太子身边的深厚积累与重要作用,协助李亨顺利继位为帝。李辅国凭借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突出贡献,获得了唐肃宗的高度信任,被封为兵部尚书,掌握了军权。而与李辅国同样掌握重权的宦官鱼朝恩,则负责中央禁军,并参与了安史之乱的平定。在代宗和德宗时期,李辅国的权力逐渐膨胀,尤其在代宗时期,通过另一宦官程元振的帮助,李辅国被排挤出权力中心。然而,程元振的专横甚至超过了李辅国,导致代宗下定决心铲除他。

展开剩余70%

唐肃宗之所以重用李辅国,主要是因为李亨在太子时期长期遭遇李林甫、杨国忠等权臣的压制,势单力薄。而唐玄宗作为雄才大略的帝王,创下了开元盛世,但相对懦弱的李亨却并未能在太子位上展现出同样的威望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李辅国等宦官的支持帮助李亨在灵州登基,正式继位为皇帝,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。李辅国等人因此掌握了军权,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叛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,并为李亨稳固帝位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然而,这一切也为李辅国日后的权力膨胀埋下了隐患。随着安史之乱的逐步平定,李辅国与其他宦官如鱼朝恩等人联手,与地方节度使们紧密合作,牢牢把握了政权大权,逐渐形成了宦官的庞大势力,直接影响朝政。

到了德宗时期,俱文珍成为重要的宦官之一。德宗去世后,顺宗继位,但顺宗并不甘心受到宦官的控制,开始任命王叔文、王伾等人进行改革,触动了宦官的利益。于是,俱文珍联合内外势力,迫使顺宗退位,由宪宗继位。王叔文和王伾等人被贬除,历史上被称为“二王八司马事件”。俱文珍凭借着强大的支持,掌握了朝中大权,飞扬跋扈,甚至不顾皇帝的意愿,行事独断专行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俱文珍因目中无人、独断专行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宠信,最终死于失宠。

在俱文珍死后,宦官吐突承璀和王守澄继位,继续操控朝政。宪宗晚年,因病和暴怒,政局逐渐失控,王守澄等人趁机将宪宗杀害,扶持穆宗继位。穆宗死后,敬宗继位,敬宗因不关心政事而被刘克明等人操控,最终被刘克明杀害。此时,王守澄与其亲信将刘克明集团铲除,成功迎立文宗即位,成为了最有权势的宦官之一。文宗上位后,尽管加强了对宦官的控制,但依然未能摆脱宦官的阴影。文宗晚年,采取了“以毒攻毒”的策略,通过仇士良和王守澄的矛盾来逐步除掉王守澄,然而甘露之变的失败让文宗沦为傀儡,最后将权力交给了武宗。武宗不满仇士良专权,于是仇士良主动辞去职务,告老还乡。僖宗时期的田令孜成为最后一位掌握军政大权的宦官。

唐朝中后期,宦官不仅掌控了军政大权,还与地方节度使结成利益联盟,几乎完全架空了皇帝的权力。由于皇权未能得到强化,宦官的专权乱政愈发严重,最终导致了朝政的极度腐化与社会动荡,给国家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。

发布于:天津市